71岁的李阿姨,几天前突然出现“左小腿肿胀、疼痛”。起初没注意,但仅仅过了4天,腿肿得越来越厉害,不仅一直肿到了大腿根,而且疼痛也明显加重,整个左腿变得特别红肿。她赶紧去当地医院就诊,行下肢彩超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。由于病情较重,当地医院没有条件治疗,建议去万杰医院找介入科。于是李阿姨在家人陪同下直接来到万杰医院介入科就诊。
经过详细询问病史、仔细查体并查阅检查资料后,介入科刘焕亮和范鹏医生一致认为“左下肢深静脉血栓”诊断明确,有血栓脱落致肺栓塞的风险,需要尽快治疗。向李阿姨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治疗方案后,李阿姨一家人很感激能得到及时治疗,完全同意医生的治疗意见。于是,当天下午介入科手术团队就为李阿姨做了急诊介入治疗。
术中,首先穿刺患者的右侧股静脉,做了一个下腔静脉造影,并在下腔静脉置入了一枚可回收腔静脉滤器,以避免了大块的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肺栓塞。然后,穿刺左下肢的腘静脉,造影发现整个左侧的髂静脉和股静脉都长满了血栓。为了尽快清除血栓,从左侧腘静脉插入一根导管到血栓里,多次抽吸出了大量新鲜、陈旧混杂的血栓。之后,经导管直接将尿激酶注入到血栓里,以溶解残留血栓。经过一番操作,原本堵塞的血管逐渐恢复了血流,左腿肿胀也明显减轻了。
术中抽出的部分血栓
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?
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是指静脉血管里的血液形成血凝块,使静脉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,这样会造成两种情况,一种是下肢的血不能回流,都被堵在下肢,所以导致下肢肿胀,另一种是形成的血凝块还会顺着血管方向脱落堵塞肺部的血管(血凝块脱落堵塞肺部血管的情况称为“肺栓塞”),从而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,严重可导致死亡。
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有哪些?
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血凝块堵塞下肢深静脉血管的症状,二是血凝块脱落堵塞肺部血管的症状。
血凝块堵塞下肢深静脉血管的症状主要是:肿胀,疼痛(大部分表现为小腿后方疼痛)、皮肤温度升高和发红。血凝块脱落堵塞肺部血管的症状主要包括:胸闷,呼吸急促,呼吸困难,憋气;吸气或者用力的时候出现胸痛;咳嗽,甚至咳血;心跳加速。
如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,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:
1 、抗凝治疗
积极的抗凝治疗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治疗方法,对于大多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,单用抗凝治疗就已足够了。抗凝治疗也是所有治疗的基础,即使是在手术或溶栓后仍继续抗凝治疗,现在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、低分子肝素以及口服抗凝药物等。抗凝的目的并不是溶解血栓,抗凝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预防进一步血栓形成及早期和晚期的并发症,抗凝治疗需要医生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判断,必须权衡个体的抗凝获益与出血风险。
2、 手术取栓
手术取栓是一种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创方法,通过切开深静脉血管取出栓子达到快速开通血管,恢复血流的目的,但通常仅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特别严重股青肿的时候。
3 、导管抽栓
使用专用的血栓抽吸导管,快速的将血栓击碎并清除干净,从而达到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的目的。
4 、溶栓治疗
溶栓治疗是指使用一些药物让血栓溶解,以达到开通血管,恢复血流目的。溶栓治疗有两种,一种是全身给药,一种是通过置入一根溶栓导管,插入血栓当中,精准溶解血栓,这种方法叫置管溶栓。溶栓治疗一个非常严重的风险就是出血,与全身给药溶栓治疗相比,置管溶栓能更迅速并以更低剂量的溶栓药物来将血栓溶解,从而降低出血的风险。
版权所有:淄博万杰肿瘤医院
公安网备37030402001442 鲁ICP备06020370号-2